【新冠肺炎】憂慮疫情致壓力或惹災難式負面想法 沙士康復者易被新聞或關鍵字勾起當年創傷
發布時間: 2020/03/27 16:09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05
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多月,近日亦有「第二波」社區爆發的跡象。面對疫情,不少人都會覺得不安,亦憂慮感染情況。到底哪類人較易受情緒困擾,怎樣的情況才算患病?由精神科專科醫生一一解釋疑團。
精神科專科麥永接醫生指,大部分人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,會易感焦慮、恐慌、低落,甚至易怒。這些情緒可同時出現,若維持較長時間,有機會引起不同身體反應。
當精神壓力愈來愈大,可致情緒病如焦慮症、抑鬱症等。負面情緒易出現,情緒病患者復發的機會也會增加。
持續「放負」影響身體要小心
首幾日出現焦慮不安,能隨時間紓緩的話並無不妥,但若要判斷是否有潛在情緒病的風險,麥醫生指可循3個因素判斷:時長、生心理反應、日常生活情況。
首兩三日感焦慮,情況還可,若持續兩星期以上就要小心。另外,假如不單情緒有反應,連生理也受影響,出現大量負面想法,最終影響社交、工作等,就要留意。
情緒病症可反映於身體徵兆上,例如有些人全日不能放鬆、失眠、心跳加速、手震或肌肉繃緊等,甚至不能集中、頭痛或腸胃不適,嚴重影響日常生活。
而心理上,多傾向「災難化」的想法,如覺得「像世界末日」、「怕物資被搶光」、「會餓死」等等,也有人會病態搜刮防疫物資、不停留意新聞資訊。「不計成本地買物資,全日留意住消息,有些人不敢外出,低落到甚麼都不想做。」負面情緒無法減退,並愈積愈多,若出現上述情況,應立即向專業人士求助。
老人&長期病患者壓力大
因為疫情,不少專家提倡減少外出和社交接觸,而長時間留在家、久沒與人交流,或成為負面情緒的源頭,特別是長者。「不能外出,也不敢外出,困住自己,有一種像坐監的感覺。上年紀的人不熟悉社交媒體,日日無事做,有機會令低落、孤獨等情緒增加。」
平時或會去飲茶、到公園閒逛,但霎時間完全改變生活習慣,照顧者應更加關注他們的情緒。再者,新冠肺炎的高危族群為長者、長期病患者,這同時會是他們的壓力來源。
另一方面,前線醫護、病人照顧者等易出現情緒問題,打工仔擔心飯碗、老闆則因生意、經濟差而憂慮。麥醫生指雙職父母,特別是媽媽,也要小心。
父母會擔心子女,雙職父母要上班之餘,又要同時照顧在家的小朋友,傳統上媽媽更需打點家裏的物資,風險相對會較高。
抗疫畫面勾起沙士創傷
麥醫生曾於沙士兩年半後,做過一項有關沙士康復者精神健康的研究,發現有4分1的康復者患上創傷後遺症。最近疫情爆發後,約2月中,他曾接觸過沙士康復者,他指是次疫情當中,沙士康復者因創傷而引起的連串情緒反應,會較常人嚴重。
同樣是疫症、是冠狀病毒,醫護和傳媒有時也會以沙士作參考,於治療、防控或經濟上都會直接比較,甚至早前長康邨的U型渠設計,再提起淘大等,都會直接刺激到他們的傷口。
新聞畫面或關鍵字 引起回閃
有別於一般焦慮、低落反應,創傷後遺症患者會出現侵入性,重新經歷創傷的情況,如回閃、發惡夢等,情緒極度緊張。他們更會選擇迥避與人接觸、抗拒接收資訊、不想別人提起創傷等,對人、對世界產生負面想法。
創傷後遺症患者常出現的「回閃」,情況像突然回到當年創傷的狀態,想起病房、隔離病床的情形,感受到那刻情緒。簡單如一些關鍵字、電視畫面,或任何於創傷發生當年曾經見過的事物,都有機會引發「回閃」。
如他在病房看過巴士站,就會有回閃,去到醫院又會。面對現時的情況,基本上任何直接有關的事物,如坊間提到的『沙士2.0』字眼,他們緊張、驚慌及傷痛的畫面就可能出現。
情緒健康Tips
1.適時放低手機,別太沉溺於新聞資訊。
2.保持冷靜,收到資訊後先分辨真偽,避免錯誤轉發,引起憂慮。
3.嘗試在家運動,如掌上壓、Sit-up等,有需要時可到少人、空曠的地方散散步,或做伸展運動,但要注意人流,做足安全措施。
4.重拾舊日的興趣,做些放鬆、靜態的活動,如畫畫、煮食、聽音樂都可;靜坐、靜觀練習都有助紓緩情緒。
5.即使不能聚會,亦要保持人與人之間的聯繫。透過電話、視像通話保持溝通,留意自己和身邊人的精神健康。
記者:吳霆俊